2022-02-15 19:54:07 来源:塔城日报 作者:张慧
转眼又到元宵节,提起元宵节,耳畔便回响起连绵的鞭炮声和锣鼓声,儿时的元宵节热闹非凡……
黎明的鞭炮“噼里啪啦”炸起来,炸醒了睡梦中的人们,今天正月十五啦!
大人摇醒酣睡的孩子:“不起床吗,不去看社火了吗,不去看花灯了吗?……”
孩子迷瞪着双眼,一下从被窝里跳出来:“噢!看社火去了,噢!看花灯去了,噢——噢——”随即动作麻利、欢天喜地穿衣服,吃早饭,一家人高高兴兴出了门。
各个单位、社区、乡镇场的社火队,早已列好队准备出发,花花绿绿的秧歌服、红红火火的绸带舞扇,好不漂亮;骑着小毛驴的“媒婆”,逗弄着围观人群中的孩子们;“孙悟空”“猪八戒”摩拳擦掌,准备在秧歌队里大展身手……
11点整,社火队准时出发,伴随着锣鼓声,一排排整齐的社火队,犹如一条条舞动的彩龙,队员们踩着十字步,婀娜多姿、忘情地扭着,红彤彤的脸蛋因为不同的笑,变成了一朵朵或盛情绽放、或含苞欲放的花。队员们笑着、扭着,舞动的红绸带、大扇子,像翻滚的浪花,此起彼伏,掀起了节日的高潮。骑毛驴的“媒婆”搔首弄姿,划船的“老大爷”搏击风浪,威武矫健的“狮子”精神抖擞,扛着八钉耙的“猪八戒”一路被“大师兄”欺负……
人越聚越多,里三层外三层地将大街围了个水泄不通。这时,爸爸的优势充分体现。那些骑在爸爸脖子上的小朋友,因为被爸爸举高和娇宠,小脸冻得红扑扑的,却一脸傲娇地看着社火。人们一路挤一路看,直到所有的社火队在广场集中展示完,方肯离去。
人群慢慢散去,临别前相约着看下午的花灯和晚上的烟火。小朋友们见要回家了,慌忙要串糖葫芦,还哭闹着再要个糖人……
华灯初上时,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三人一伙,五人一队簇拥着走上街头,欣赏那一盏盏形态各异、小如马灯、大如汽车、独具匠心的花灯。有灯谜的,便驻足停留,几个人冥思苦想,猜上一会儿,说着答案互相打趣戏谑着,便继续往前走。遇到造型惊艳的,惊呼起来,呼朋唤友,在灯前扭着拍,蹲着拍,比着“耶”拍……
摊贩像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有卖气球、孔明灯、小灯笼的,还有卖各种小吃的……孩子们看见可爱的卡通气球,走不动路了,看见满街的花灯,自己也想提个小灯笼,提着小灯笼时又看见了棉花糖……耍赖的哭啼声很快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淹没。
天色彻底暗下来,为烟花的登场拉上了幕布,随着一声声“啾!啾!……”天空中盛开一朵朵绚烂夺目、流光溢彩的烟花。每爆一下,黑夜便被绚烂的烟花照得亮如白昼。簇拥在一起的人们,随着烟花的一次次绽放,发出一声声的尖叫欢呼,天空中不仅有绽放的烟花,还有红得耀眼、缓缓上升的孔明灯,还有小朋友不小心松开手飞走的气球……
好不热闹的儿时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