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4 17:28:16
□本报记者 张阳
古铜色的皮肤,花白的两鬓,手拿一把剪刀,穿梭于果林之间,这是辽宁省农科院塔城分院的科技援疆工作者邢维杰的标配。提起邢维杰,同事们都会说:“老邢在林果方面可是一把‘金剪刀’,经过他的修剪,各种果树都能结出累累硕果。”
1996年,邢维杰在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基地办公室工作,承担“鞍山高寒地区果树优新品种引进与示范”项目。2001年以后,主要从事果树科技推广工作。
2019年,邢维杰开启了辽宁省农科院塔城分院的科技援疆工作,他说:“总听别人说塔城天蓝得过分,花开得放肆,我一直向往着能亲眼看看这美丽的城市。如今,既然来了,我就要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科技的种子。”
“只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才能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邢维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初到辽宁省农科院塔城分院,邢维杰针对北疆地区光照强、温差大等特点,研究总结出设施李、杏、桃等果树栽培技术,引进辽宁省农科院果树所的苹果、李、杏、桃、梨、葡萄6个树种23个品种,栽种在辽塔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12个温室的设施果树核心试验示范区。
同时,邢维杰把这些品种和栽培技术推广到塔城的“三市四县”,兵团第九师、第八师等地,推广面积7000余亩。
2021年,春季抗击倒春寒时,在邢维杰精心管理、科学种植、精准施肥下,巴克图基地的露地核心示范区新品种杏“国之鲜”大部分结果。杏果外表红润,个头大,品质优良,果香随风飘荡,引来果农门外张望,更有果农迫不及待想一饱口福。
当年7月,在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举办了果树新品种技术展示现场会上,参会人员品尝李子后,交口称赞:“科学种植的李子,个大糖分足,真好吃,这样的好品种在塔城推广真是果农们的致富法宝。”
邢维杰在果树病虫防治上也是一把好手。针对塔城比较难防治的苹果黑星病、苹果蠹蛾等病虫害,他查阅书籍,用绿色无公害的药剂配比进行防治,并针对塔城市及乌苏市等5个老果园,进行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等技术措施改造,均获较好经济效益。
乌苏市甘河子镇果农赵志刚在邢维杰的帮助下,尝到科技富农的甜头。
赵志刚种了10亩大棚桃树,主要搞旅游采摘。因为桃树花芽形成不良,坐果率不高,果实个头偏小,梨小食心虫发生严重,造成经济效益不佳。
2020年,邢维杰多次给赵志刚现场指导桃树的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及病虫防控,并在桃树管理的多个关健时期视频指导。
2021年,赵志刚的桃树坐果良好,病虫害防控得当,年收入达1.8万元。赵志刚说:“多谢邢专家手把手教我科学种植,我相信我家的桃子一年会比一年多,明年我打算再多种一些。”
援塔4年来,邢维杰现场指导果农800人次,集中授课6场500余人次,培养5名少数民族果树科技工作者,受到了地委的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