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9 17:38:36 来源:塔城日报 作者:王自林
全民共享的北京冬奥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赛场内外,最打动我们的不是输赢,而是深情。冬奥会不是每个人都能参与到竞技比赛中,但每一个人璀璨的高光时刻,都转化成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无上荣光。
这是参与冬奥会4位塔城青年人的共同感受。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伴随着《我和我的祖国》的悠扬号声,鲜艳的五星红旗在176名来自全国各行各业代表、先进模范人物以及56个民族代表手中缓缓传递入场,他们之中,就有来自塔城的小伙子叶思里·吾龙巴特。
叶思里家住塔城市恰夏镇。2021年,他考入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9月底,叶思里在老师的建议下,报名参加冬奥会开幕式演出。一周后,叶思里收到了入围通知。
“当时心里非常激动,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训练。”叶思里说。
真正开始那一刻,叶思里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我听到《我和我的祖国》旋律响起时很激动,当国旗传递到我手中时,更是无比自豪,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涌上心头。能够参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并且有机会参与国旗传递这一庄严、神圣的环节,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叶思里说。
额敏县乌尔肯·别尔得汗是一名舞蹈导演,有幸加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导演组,主要负责冬奥会开幕式仪式前的表演部分。开幕式一结束,他又投入到第13届冬残奥会闭幕式的编排工作中。
乌尔肯此前作为主创,参与了第四篇章“锦绣前程”的编排工作。这一年他经历了“鸟巢”的春夏秋冬,品味了艺术创作的酸甜苦辣,学习了如何在文艺创作中讲好中国故事……乌尔肯感觉自己成长了不少。
乌尔肯说:“参与北京冬奥会,让我内心非常激动,作为塔城小伙我特别骄傲。相信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强大,人民会越来越幸福。”
“今年没能回到家乡过年,但能参与到冬奥盛会之中,是特别有意义的一件事。”颁奖礼仪志愿者李泊锦说。
北京冬奥会上,颁奖礼仪志愿者塔城姑娘李泊锦服务于北京冬奥会女子冰球项目颁奖。身着中国传统颁奖服饰的她,一颦一笑、一步一动都经过严格训练。
“因为颁奖时要戴口罩,我们能露在外面的只有眼睛,要让运动员和观众感受到我们的热情,就要练就一双‘笑眼’。”
用志愿者的话说,他们要用最美姿态,呈现运动员的高光时刻,展现中国青年的形象和风采。
李泊锦说:“作为塔城人,能够服务冬奥会,我感到非常幸运,衷心希望所有服务此次冬奥会的人们,能越来越好,一起向未来!”
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中国健儿摘金夺银的精彩时刻还在脑海中浮现,北京冬奥会已经圆满闭幕。但对于成为冬奥会闭幕式上的执旗手托里县帅小伙李睿翔来说,一切恍如昨日。
对就读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大二学生李睿翔来说,成为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的执旗手,是“甜蜜”的漩涡、是莫大的荣耀、也意味着巨大的压力。
“训练时并不仅仅是举着旗,还要做各种动作。”李睿翔说,虽然导演组已经“手下留情”,每天训练后,右肩膀还是很酸胀,第二天起床胳膊有时都抬不起来。
谈到担任执旗手的经历,李睿翔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我能以执旗手的身份出现在北京冬奥会的闭幕式上,我实在是太骄傲太自豪了。我永远都记得这一天,我为如今强大的祖国倍感自豪。”